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腹地,有一片占地面积约11.2平方公里、被称为“绿心”的地带,已然成为北京城示范绿色发展、服务绿色战略、推动区域绿色协同和促进绿色中国传播的亮丽名片。
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自那时起,北京就启动了城市绿心的改造建设工作,以“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持续建设、修复、改造,逐步编制高起点规划、实施高水平生态修复,建设高质量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及公共文化设施,并支持开展特色经营,形成了独具城市副中心特点的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周边产业园区和其他功能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这一“公园导向型”开发模式,入选了自然资源部发布的第四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绿化项目
今年10月,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论坛举办,这已是北京连续5年举办关于“绿色”话题的论坛。在论坛发言中,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提到了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城市副中心新的历史使命。
经过多年努力,北京城市副中心通过大范围植绿、补绿、增绿,基本形成了“一带、一轴、两环、一心”的绿色空间格局,森林总面积、森林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都大幅增加。“一带”是指依托生态文明带建设的绿色空间走廊;“一轴”是指依托创新发展轴建设的绿色空间走廊;“两环”是指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和设施服务环;“一心”是指城市绿心。
在城市副中心若干绿化项目中,最具标志性的当数这个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公园以东方化工厂腾退地块为核心建设,在原工业区基础上建设公园绿地及公共文化设施,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2020年9月29日,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正式开园,是城市绿心片区规划实施的“里程碑”。
2016年,北京市组织开展了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通过对征集成果的先进理念、共识、亮点等进行提炼整合、反复研究论证,明确了城市绿心的规划定位为展示生态文明和彰显东方智慧的市民活力中心,对原东方化工厂地区进行生态治理,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园,实现森林入城。在此基础上,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统筹相关委办局、建设主体、各设计团队共同协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引领、全周期多维度的措施保障、开放共享智慧的平台协同,编制了城市绿心片区的城市设计方案、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方案、起步区分层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并通过国际方案征集稳定了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园林绿化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和城市绿心三大文化设施建筑设计方案。
“打破传统接力工作方式,统筹规划、建筑、景观、交通、市政等多个专业以及各建设和运营团队共同发力,通过密集的‘例会+灵活对接’方式,高效推进设计工作,共举行各类会议200余次。”北京规自委相关负责人说。
“自然”与“人工”结合开展景观重建
城市绿心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的交汇处,改造前由中部的东方化工厂、外围的造纸七厂等停产的老旧厂区和环绕周边的3个村庄等构成,包含北运河故道遗址、小圣庙遗址及部分工业遗存等文脉印迹,生态基础薄弱、生态系统脆弱。
据介绍,城市绿心的建设改造包括园林景观工程和厂房改造工程,即以“自然”与“人工”相结合方式进行景观修复、新建。“自然”是尊重本底、本色,主要着眼于加强绿色管控;“人工”是规划合理、科学更新改造,主要着眼于生态治理。
“自然”部分,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城市副中心实施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管控措施,构建大尺度绿色生态本底,基于设施拆除后生态基础脆弱的场地进行治理与重塑,这是尊重自然本底、本色的体现。“这项建设主要是形成了‘生态保育核’,营造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生境和优质的动物栖息空间,实现100%的生态修复治理率。”北京规自委相关负责人说。
“人工”部分,建设者们对部分厂房如东亚铝业、造纸七厂等进行更新改造,植入公共服务、文化展示、体育休闲等功能,焕发片区活力。在老旧厂房处置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对其进行价值甄别,尽量保留具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主体结构、空间等,进行更新再利用,植入公共服务、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延续场所记忆的同时焕发老旧厂房新活力。
“我们重点对3个厂房建筑群及其构筑物进行了特色化改造利用。”北京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一是将东亚铝业厂房改造为运动馆、体育主题酒店、餐饮及配套服务设施,在设计时保留了原有3座建筑坡屋顶、金属外墙和砖外墙的特有风貌,适度强化建筑的工业感魅力,并围绕烟囱营造丰富有趣的室外公共空间。
二是将东光实业厂房改造为网球主题酒店并配建网球中心,在设计时保持原有水平长窗特征,通过适度调整建筑体型和采用植物图案印刷玻璃外立面材质,使建筑最大化融入城市绿心。
三是保留了造纸七厂的6栋建筑,创建了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在设计时保留了原有的坡屋顶、方窗洞、红砖和混凝土外墙材质,还原了场地特色和建筑形态特征,使保留的建筑融入城市绿心环境景观。
针对部分工业印迹、建筑小品等,城市绿心的建设者们也作了就地景观化改造,融入整体景观设计,对东方化工厂的门牌、旗杆、岗亭、雕塑等进行景观化保留,对原村庄中具有特色的建筑或建筑形式进行散点式改造,留下了具有历史特色的场所符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景观设计中,建设者们进一步挖掘历史文脉,运用遗址展示、情景再现和生境重塑等方式复建了运河故道,建设了运河文化景区,再现了运河历史场景,并将小圣庙考古遗迹融入后续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
持续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生态产品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必需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和部署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基于设计传导,北京市早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建设之初就前置化谋划运营,在厂房更新改造中,运营团队在设计前期即参与进来。为落实城市副中心规划要求,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组织领导下,城市副中心投资建设集团于2016年参与启动城市绿心改造建设工作,无论在前期生态修复阶段,还是在后期运营阶段,都确保规划、设计、实施的一致性。
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年平均值可达每立方厘米3700个,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以及北京市区负氧离子平均值;利用绿色能源系统较传统供能方式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556吨;随着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已有50多个野生动物物种在城市绿心安家。
城市绿心片区也为文体及配套产业发展提供了载体。网球主题酒店通过网球赛事、培训、活动,打造了网球运动新地标,开启了社交体育新方式;首都公共艺术创作基地积极打造集艺术品创作、展览展示、艺术品交易、公共艺术宣传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艺术空间。
同时,利用大尺度生态和休闲空间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城市副中心平衡公益性服务和社会化运营,结合市民需求,引入北京科技周、绿色发展论坛、马拉松、音乐节以及儿童创造力乐园等一系列赛事和活动,为市民提供了生态本底优质、功能多元融合、全季活力乐享的“城市客厅”。
如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已接待上千万名游客,成为很多市民跑步、露营、看演出等活动的首选地点。而围绕绿心的各类生态产品,也正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源源不断地增添生机与活力。(刘振国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