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与四川金融监管局合力推广“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构建“登记+金融”协同新模式,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经济稳增长。目前,全省已将不动产抵押涉及的5类登记业务、8个服务事项延伸至2542个银行网点,将不动产登记大厅、银行窗口“两头跑”优化为“一站办”,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1个工作日,办理业务达83万余笔,实现“延期续贷”“借新还旧”等贷款审批与抵押登记相关业务办理无缝衔接。
一是构建协同体系,推动工作落地。将“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纳入信息化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会同相关单位组建工作专班,梳理业务难点问题27个,列出攻坚任务清单2份,制定平台开发方案,确保各项任务协同有序推进。选取内江、达州等地为省建抵押平台试点推广地区,先行先试,结合试点经验完善推广方案,逐步优化平台中数据查询、统计分析、业务配置等3大功能,推进“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模式在全省落地可办。
二是搭建线上平台,畅通服务渠道。建立覆盖全省的“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平台(以下简称抵押平台),银行和不动产登记机构通过抵押平台,实现数据资料线上实时共享,打破部门“信息孤岛”,该项工作入选《四川省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典型经验案例》。鼓励市(州)结合实际需求,开展“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系列“微创新”。例如,成都“银政通”平台支持德阳、眉山、资阳抵押登记“同城化”办理。
三是前移工作窗口,延伸服务触角。市、县不动产登记机构与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在具备条件的银行设立“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群众可在银行网点一并申请办理抵押贷款和抵押登记,无需再跑不动产登记机构。一般抵押业务线下跑动次数由3次压减至1次,压缩比例67%,抵押注销业务可实现线下“零跑动”,达到“一站式办结”“最多跑一次”。
四是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贷款审批和不动产登记工作流程,开展申请材料一次性集中查验,将抵押贷款申请、抵押合同签订、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动产抵押登记等4个事项一次办结,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群众在银行窗口办理抵押贷款时可以一并提交抵押登记申请材料,银行工作人员通过抵押平台将资料在线推送至不动产登记机构,由不动产登记机构线上完成受理、审核、登记后,将生成的抵押登记电子证明同步回推给银行,最快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抵押贷款业务办理。
五是强化数据监管,确保信息安全。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银行与不动产登记机构签订保密协议,落实“谁承办、谁提起、谁负责”的要求,对每个服务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和业务培训,严禁任何工作人员将查询获取的信息泄露或用于查询请求事项之外。强化安全技术应用,严格用户权限,对平台使用实行痕迹管理,确保全流程各环节业务数据安全。
六是注重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工作开展以来,省、市、县三级通过新闻媒体、官方公众号、登记大厅宣传屏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公众的知晓度、参与度、关注度、认可度,相关经验做法相继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中国自然资源报、四川日报等媒体刊载报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切并支持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