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然三资不动产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马鞍山市局创新实施“五统五促”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盘活闲置资源

文章来源: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网站 发布日期:2025-01-16 阅读次数:145

 近年来,马鞍山市创新实施“五统五促”(统筹村庄规划,促进小村融大村;统筹水利建设,促进小圩并大圩;统筹环境整治,促进废塘变活塘;统筹灌区发展,促进弯渠改直渠;统筹林耕发展,促进散林成片林)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市范围内选取9个试点地区先试先行,统筹推进农村自然资源全域治理,建立一批生态优先保护、耕地量质齐升的先行示范,有效盘活闲置资源,保障农民权益,改善农村环境,拓展发展空间。


  试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南京局、省自然资源厅充分肯定,初步形成了土地综合整治新样板示范,构建起“12791”工作体系(1项专题研究、2个纲领文件、7类整治项目、9个试点镇村、1项金融协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展开1项专题研究,摸清潜力资源。紧抓村庄规划编制契机,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编好村庄规划。全面摸排“村、圩、塘、渠、林”整治潜力,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整则整、宜建则建”的原则,统筹优化村庄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坑塘、沟渠等各类用地布局,形成《马鞍山市土地综合整治“五统五促”潜力资源调查研究报告》。经调查摸排全市“五统五促”资源共11.44万亩,为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数据支撑。


  二是坚持规范实施,出台2个纲领文件,形成制度体系。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出台《马鞍山市开展“五统五促”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实施意见》(马地用改〔2023〕3号),明确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融合村庄规划、水网规划、灌区规划等,从区域整体统筹推进“五统五促”,合理安排空间布局,实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适度集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研究出台《马鞍山市“五统五促”试点工作实施导则(试行)》,指导县区深入理解“五统五促”实施意义,科学编制实施方案。


  三是坚持协同共建,实施7类整治项目,实现综合治理。在全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框架下,成立“五统五促”工作专班,统筹协调推进市发改、财政、生态环境、交通、农业农村、水利、乡村振兴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大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引导县区将补充耕地、增减挂钩、农田整理、沟塘清淤、植树造林、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等7类涉农项目纳入“五统五促”试点。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选取9个试点镇村,打造典型示范。结合县区申报实施意愿和资源条件,优先选择第一批9个试点镇村(含山县昭关镇后圩村,和县石杨镇八禁村、乌江镇周集村,当涂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松塘村,雨山区向山镇锁库村,博望区博望镇西城村、新市镇新河村,市经开区年陡镇港东村,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红旗村)。一年来,全市整治区域面积达到25000多亩,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人居环境整治、增减挂钩等项目,新增耕地2800亩,整治区域耕地数量质量实现双提升。


  五是坚持信贷支撑,创新1项金融协作,夯实资金保障。为统筹解决好“五统五促”实施过程中资金难的问题,保障各类子项目顺利实施,马鞍山市资规局积极与市农发行对接,争取金融部门支持,合作开发了“五统五促节地贷”,专项用于支持试点县区开展工作。2023年10月8日举行了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2024年6月,含山县昭关镇后圩村试点项目获批省农发行贷款1.9亿元。
上一条 泉州: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条 强保障 促发展 | 已供应20宗!厦门建立混合产业土地用途灵活转换机制